加密货币熊市的历史时间表盘点

2025-04-12分类:加密货币 阅读(

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就一直是波动的代名词。加密货币的兴衰周期以剧烈的牛市和同样剧烈的熊市为标志,其驱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监​​管发展、市场投机以及“黑天鹅”事件等多种因素。熊市对投资者来说并非好事,但它在塑造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加密货币格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熊市通常紧随狂热的增长期之后,它如同一次令人警醒的现实检验,将狂热的炒作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区分开来。从历史上看,熊市考验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韧性,导致一些实力较弱的项目崩溃,同时也为一些更强大、更具创新性的项目的涌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将探讨加密货币熊市的历史,以探究其成因和影响,并分析我们是否已经处于又一个加密货币熊市之中。 

加密货币熊市的时间表

2011年比特币崩盘:比特币经历了首次大熊市,在2011年从32美元跌至仅0.01美元。价格用了20个月(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才重新测试之前的高点。比特币价格在2011年4月跌破了1美元的关键心理关口,并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攀升至2011年6月的32美元左右。然而,这波涨势并未持续太久,价格随后在短短几天内暴跌至0.01美元,比特币市值缩水约99%,被称为“2011年6月闪电崩盘”。此次暴跌主要源于现已倒闭的Mt. Gox交易所的安全问题,该交易所发生重大安全漏洞,导致85万枚比特币被盗。这引发了人们对存储在Mt. Gox等平台上的比特币安全性的担忧。

2014-2015年大跌:2014年漫长的加密货币寒冬通常与臭名昭著的Mt. Gox黑客事件联系在一起。事件发生后,该交易所暂停所有交易,并在东京和美国申请破产。在此期间,比特币面临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内的金融机构的严格审查。一年前的2013年末,中国央行也开始打击比特币,并禁止当地金融机构开展比特币交易。这种负面情绪一直笼罩着市场,直到2015年8月,比特币的价格趋势才开始逐渐回升。这轮复苏最终以强劲的牛市行情告终,比特币最终在2017年1月再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

2018年加密货币寒冬:2017年欣欣向荣的牛市中,比特币(BTC)一度达到近2万美元。然而,其价值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逾60%,于2018年12月跌至约3200美元,跌至3000多美元。此次衰退的部分原因是,ICO(首次代币发行)在前一年迅速扩张后,开始受到更严格的审查。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分别于2018年3月和6月禁止发布首次代币发行(ICO)和代币销售的广告。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驳回比特币ETF申请等全球监管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滑。 

2022年大规模去杠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从2022年下半年到2021年经历了大规模繁荣。在DeFi、NFT和元宇宙等创新用例的推动下,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等主要代币在2022年泡沫破裂之前均创下了历史新高。泡沫始于LUNA的崩盘及其算法稳定币UST的脱钩。作为当时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项目之一,Terra的倒闭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大规模清算和不确定性,并波及整个加密货币借贷行业。在严重的市场低迷时期,Celsius等全球主要加密货币借贷机构因难以维持偿付能力而被迫暂停提现服务。 

2022年末,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FTX被曝出非法使用客户存款来弥补自营交易公司Alameda的损失,情况进一步恶化。FTX的倒闭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和清算,投资者的信任也逐渐丧失。然而,这一事件也催生了新的透明度标准,例如默克尔树(Merkle-tree)储备证明技术在交易所中逐渐普及。 

我们现在处于熊市吗?

2025年2月下旬,加密货币市场再次遭遇大幅快速下跌。比特币较前一个月下跌了20%,已进入技术性熊市,而像Solana这样的其他资产在大型模因币“拉锯战”的影响下表现更差。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了近期的下跌,包括Bybit遭遇创纪录的15亿美元交易所黑客攻击,以及业内领先的做市商Wintermute持续大量抛售和清算仓位。 

另一方面,所有加密资产的融资利率均保持正值,这表明多头持仓者仍在向空头持仓者支付维持其未平仓头寸的费用。大范围的清算导致价格暴跌,但也意味着投机杠杆正在被挤出市场,而长期持有者仍在继续持有。虽然短期内市场是否会大幅反弹尚不确定,但现在断言市场已处于长期熊市之中可能为时过早。毕竟,比特币的价格目前仍高于2024年大部分时间的水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