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创如何推动加密钱包进入生物识别时代?

2023-06-10分类:钱包 阅读(


加密钱包终于拥抱生物识别存取技术,让钱包持有者能够使用自己的脸孔或指纹,来解锁线上钱包(hot wallet),以减少花时间保存或丢失助记词的风险。

花12年跟上脚步,加密钱包导入生物认证

早在2011年,「生物认证技术」就首度出现在手机上,改变制式密码的必要性,以个人身体的特征如指纹、脸部辨识作为根据,许多企业打卡也都导入这项功能。

然而,加密钱包却迟迟没有进入方便认证的时代,特别是被称为「热钱包」的线上钱包(如小狐狸MetaMask),连串私钥除了有被骇客盗取的风险,随机产生的助记词也怕搞丢。

为推动加密钱包进入「无密码」时代,Web3钱包基础设施暨安全公司Dfns宣布推出非托管型(non-custodial)钱包即服务(WaaS)解决方案,启用该功能的应用程式(钱包等),能让使用者透过扫脸或指纹来存取加密钱包,而非记住复杂的私钥或助记词。

从2008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币圈对于加密钱包私钥的抱怨就从未停止,直到这家2020年成立于巴黎的加密新创,其提供服务以独特「委托签名」(Delegate Signing)机制,让使用者无需记住私钥与助记词,就能轻松存取钱包并维持资讯安全。

加密等级的生物特征识别如何在Web3运作?

俗话说「你没有私钥,就没有加密。」(Not your key, not your crypto.)私钥在币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新手来说,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也是很棘手的一件事。

Dfns试图改变为人所怨的复杂体验(UX),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钱包认证上,让使用者的身体变作解锁加密钱包的钥匙,透过面孔或指纹来认证,线上存取或转移加密资产,这是加密钱包首度导入生物辨识功能。

Dfns执行长克拉丽丝·哈格(Clarisse Hagège)表示:「任何使用者在注册加密钱包或转移数字资产时,都可以透过轻松扫描的脸部或指纹来实现,从而弥合Web3和Web2之间的使用者体验差距。」

随着非托管钱包的需求不断成长,加上加密货币托管法规模糊的不确定性,Dfns生物识别认证钱包服务,可让 使用者拿「自身」当作私钥,同时启用双重认证功能(2FA),证明加密企业无法代表客户操纵资金(即非托管钱包)。

Dfns表示该服务已导入许多加密企业,包括加密货币企业金融平台Nilos、法国Web3新创Meranti、加密货币Punch、区块链公司Tokeny,服务目前在测试阶段,向外部开发团队开源,加上网络安全认证API「WebAuthn 3.0」技术,能在所有主流网络浏览器和行动设备上运作,降低与更多应用整合的门槛。

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成长,也是生物识别技术进步的动能之一,英国调查公司Juniper Research研究报告指出,电子钱包(Digital wallet)的全球使用者数量2022年达34亿人,预计2026年将增长到52亿人,人们早就习于便利的金融科技生活。

即便也有反对者怀疑电子钱包的安全性,认为PIN与密码终究会被骇客破解,但近十年间已发展出简讯认证等一次性(OTP)密码,还有透过难以伪造的生物特征来认证的技术,是否能找到突破口还需要一些时间观察。

加密产业现在还处于落后于Web2时代的认证技术,如果用户丢失或忘记加密钱包的助记词,可能会导致持有者永远无法存取钱包和内容物。

早在2011年,Motorola推出支援4G的智慧手机ATRIX,并独家搭载指纹辨识技术,同一时间iPhone 4S的Home键还是普通的按钮;直到2013年,苹果推出带有指纹识别系统Touch ID的iPhone 5s时,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才在智慧手机上大受欢迎,其他制造商纷纷效仿,三星于2014年将指纹感测器添加到Galaxy S5中。

2017年苹果在iPhone X中引入Face ID,进一步推进了生物识别认证潮流,成为第一个用于设备解锁和身份验证的脸部识别技术,发展至今更出现皮下指纹、瞳孔辨识等生物认证方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