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的困境分析
2024-04-28分类:区块链介绍 阅读()
将区块链应用到现实世界是很多Web3 人的共同目标,谁人能够将两者成功连结,便可执Web3 的牛耳。但可惜的是,区块链面世逾十年以来,真正做到与现实世界连结的项目却屈指可数,如近年涌现的一批现实世界资产(RWA)项目,表现便泛善可陈。
代币化资产是最常见的RWA 方式。香港证监会早在2019 年便发表《有关证券型代币发行的声明》,声明指STO 作为具备传统证券发售属性的特定代币发行,有机会属于《证券及期货条例》下对「证券」的定义,要求业者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有关的条例。
当时发表这份政策声明引发市场热烈讨论,事关当时不少机构筹备推出与物业挂钩的STO。在这段时间,新加坡、美国等国都发表了对STO 的政策立场。
然而,各地政府的严阵而待以及Web3 从业者的积极开发,并没有令STO 遍地开花。即使在2020 年的加密货币热潮当中,RWA 项目也未能成功引起公众关注,目前全球的STO 交易所中,每日平均交易量只有不足百万美元。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未能解决RWA 最核心的问题– 低流动性。
传统外汇、股票市场能够普及是因为流通性高,任何投资者都能够以低价差即时买卖股票(高流通性市场,如美股、港股)、外币。就算是加密货币市场也如是,不论是比特币或以太币,投资者都能够即时以低价差买入或者卖出。
更甚者,流通性本来就鸡与鸡蛋的问题,越流通的资产市场,就会吸引更多短线或长线的投资者进场,令流动性进一步加大。反之流动性低的资产,却会令投资者却步,令这些资产价格出现折让。
很多RWA 项目都把目光投向低流通性资产,如红酒、威士忌、物业等,期望透过代币化/ NFT 化上述资产,可提高市场流动性。但似乎市场对此并不卖帐,真正会买入这些资产的投资者屈指可数,笔者这些年跟不少RWA 项目交流后,发现背后离不开三大问题。
一、 交易对手风险
区块链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降低交易对手风险,但以中心化交易所进行STO 交易,却会使该风险不降反增,更甚是各地政府政策的不透明度极高,而且亦没有清晰立场,投资者难免会担心平台出现问题后的情况。
在传统交易世界中,虽然部份RWA 资产流动性较低,但胜在交易受法律保障,而且交易很多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难想像投资者宁愿选择较安全的传统交易方法。
二、 二手市场
很多RWA 项目都会将资产碎化片,来降低入场门槛,但入场门槛只是提高流动性的其中一个因素,投资者真正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究竟这项投资有没有二手市场,或者是一个有效、安全的离场方法。
这个看似又是鸡与鸡蛋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项目方要请缨成为「鸡」的一方。现时市面上少有一个做得比较成功的RWA 项目– RealT,它是将美国的物业代币化,项目会定期按比例空投租金给持币者,现时大概是年息9 厘,但关键并不是回报多少,而是项目会保证每周回收定额的代币,先不论对平台信任问题,但至少能确保投资者能有效离场。
三、 资产报酬风险比
市面上用来做代币化资产多不胜数,但人总是喜欢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要说服它们参与,必需有传统市场没有的优势,例如稳定回报、高收益、高潜在回报等。
但不少代币化资产的潜在回报不高,加上代币化的风险未明,在低「性价比」下,投资者自然不会考虑投资RWA 项目。例如早年便有不少港人看中香港物业金额高的问题,而提出将香港物业代币化,却没有考虑物业的年均升值潜力及收租回报率。
上述的问题是环环相扣,而非独立存在。目前市场上虽未有表现特别出色的RWA 项目,但市场上也出现普及化的苗头,例如上文提及的RealT 便在过去两年录得不错的销售额,且一直运行畅顺,现时维持每月发行一次新的一款物业代币,相信随着时间过去,愈来愈多Web3 人关注RWA 的发展以及建立相关的基础建设,有时候平地一声雷,可能只是一下子的事,就如NFT 在2020 年爆发起的热潮般。
Tags: RWA
标签云
-
CoinMarketCap 炒币 币圈 Rust MOVE IFO filecoin GRT near AAVE DAI Ethereum TVL 加密钱包 ERC20 区块链应用 零知识证明 区块链公司 什么是DeFi BOBA 区块链游戏 DePIN 比特币是什么 加密货币钱包 加密货币 FIL 比特币ETF 比特币挖矿 比特币减半 虚拟货币 比特币交易 加密货币投资 比特币投资 Coinw 数字货币交易所 区块链交易所 区块链开发 矿机 BitMEX OKCoin 比特币钱包 狗狗币怎么买 以太币 虚拟货币交易所 加密货币诈骗 中本聪 加密货币挖矿 BitoPro 什么是区块链 SH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