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计时炸弹随时引爆区块链前景何去何从?

2024-04-28分类:区块链新闻资讯 阅读(


近日币圈迎来不少好消息,先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取缔XRP 败诉,再有全球最大基金公司贝莱德创办人Larry Fink 公开指比特币是国际资产,但种种消息只对比特币以及部分支付代币有利,反而在三大计时炸弹的阴霾下,区块链应用的前景盖上层层阴霾。

炸弹一:底层基建危机

Curve Finance 作为两大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之一,可说是Defi 的中流砥柱,但Curve 上多个稳定币池却在7 月30 日起连番被黑客攻击,事件使Alchemix、 JPEG'd、MetronomeDAO、deBridge、Ellipsis 及Curve 本身累计损失逾5,000 万美元。

据Curve 解释,是次安全漏洞并非项目方的智能合约及机制出现问题,而是以太坊程式语言vyper 出现问题,目前vyper 已修复漏洞,但市场上大部分区块链应用程式都是以vyper 或Solidity 编写而成,底层程式语言的问题远比项目漏洞严重,因为这关系到区块链能否正常运作,而每当出现这些事故,投资者便会更加对区块链抱怀疑的态度,碍区块链的发展。

炸弹二:区块链应用裹足不前

两年前的加密货币升市,是由Defi 热潮带动,当时市场认为,Defi 的发展将威胁传统金融。传统金融世界中,银行是借贷双方的中间人,但Defi 主张在区块链的协助下,根本不需要中间人,因而提高资金效率,即贷款人便能享有更低利率借贷,而所有利息都会落在借贷人的口袋中。

然而结果未如理想,第一是平台方仍然会在中间抽成,其次是利率未能有效调节,现在明明美元利率高企,但借/贷美元稳定币的利率却未能跟上,加上近年连番爆发的Defi 危机,令Defi 不断收缩,至于其他板块如P2E 游戏及元宇宙,近两年更是几乎没有任何发展。

炸弹三:证劵的定义

美国SEC 今年频频诉讼各大加密货币发行商,当中的理据是它们出售的代币属证劵。根据SEC 的定义,「证券」一词,指的是任何票据、股票、国库券、债券、债务证明……或任何参与利润分配的协议、投资契约、期权等,通常与任何利息或其工具有关的都可被称为证券。

而且包含「任何利益证明或收据,保证认购或购买上述任何一项的权利。」在这定义下,所有具质押、分派利润功能的代币,甚至是只要是Prove of stake 的代币,都可被视为证劵,而基本上除了比特币、只用作支付用途的代币如LTC XRP 等,基本上也可定性为证劵。

有趣的是,在这定义下Meme 币如Dogecoin 及Shibcoin,以及被市场放弃的Proof of work 代币,监管风险相对较少。一旦SEC 最终以此定义作为法理基础,取缔所有代币,届时便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第三枚炸弹看似是最严重,但我真正担心的是第二枚炸弹:区块链应用裹足不前,皆因只有使区块链最终能落地应用,才能使SEC 放宽监管,否则即使SEC 取缔所有区块链应用相关的代币,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现实社会的后果。

而我对区块链的前景仍然十分乐观,皆因相比多年前区块链全无应用,我们已有明确的方向,不论是去中心化金融、真实世界资产(RWA)等板块,去中心化的理论及应用已相当具规模,现在只余下将这个星星之火燎原大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