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开绿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可合法提供质押服务

2025-04-07分类:区块链新闻资讯 阅读(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成熟,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日前发出新通函,正式表明将允许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这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正面回应,也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虚拟资产中心的定位。那么,交易平台要符合什么规定?投资者又该注意哪些风险?以下一文帮你拆解重点。

香港从全面禁止到有条件开放

早在2023 年6 月,证监会发布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中明确禁止平台使用客户资产来产生收益。然而,面对市场对质押服务(staking)的需求,证监会最终选择调整立场,开放条件式提供服务。此举不仅迎合投资者需求,也有助推动区块链技术安全与整体生态发展。

什么是「质押服务」?

通函中定义的「质押服务」,指的是将客户的虚拟资产锁定起来,让平台代表用户参与区块链的验证程序(例如PoS机制),从中获取回报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帮你把加密货币「借出去挖矿」,赚回报。

合规条件:严格把关、不能乱来

要提供这类服务可不是说开就开,平台需满足一连串严格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 资产掌控权:交易平台须保有所有质押资产的控制权,不能交给第三方保管。

  • 风险防范机制:需设有有效政策防止错误或欺诈行为,并有内部风控流程来管理潜在利益冲突。

  • 资料透明:需随时向证监会提供服务细节与运作情况。

用户须知: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质押听起来很香,但证监会也提醒平台务必揭露所有潜在风险,包括:

  • 锁定风险:质押期间无法随意取回资产。

  • 技术风险:例如区块链漏洞、程式错误或黑客攻击。

  • 法律风险:部分司法管辖区对质押资产的合法性仍存不确定性。

平台需在其网站与应用程式上清楚列明收费、质押条件、最短锁定时间、退出流程等资讯,让用户清楚知情后参与。

第三方参与须审慎选择

若平台选择将部分质押操作外判给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也必须经过全面尽职审查,包括对其技术基础设施、安全措施和历史表现进行评估,并持续监控其操作风险。

想提供质押?得先过证监会这一关

想上车的不只用户,平台也得经过证监会书面批准才行。批准后,证监会会在牌照上加入提供质押服务的特定条件,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法规。

加密金融的下一站,香港已准备好?

这份通函代表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迈出关键一步,让合法交易平台有机会在合规下为用户带来更多元的收益选项,也展现监管机构在推动创新与保障投资人之间取得平衡的态度。未来虚拟资产是否能更深层融入主流金融市场,值得持续关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