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盗用是什么意思?身份盗用是如何发生的?

2024-11-14分类:网络百科 阅读(


身份盗用是网络时代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随着数位交易的兴起和资料外泄的日益猖獗,保护自己的个人资讯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在本篇指南中,我们将探讨身份盗用是什么、身份盗用在全球的普遍程度、需要注意的警示讯号,以及保护自己避免成为受害者的最佳方法。透过了解和实施这些保护措施,就可以大幅降低身份盗用的风险及其潜在的破坏性后果。

身份盗用是什么?

身份盗用系指有人窃取您的个人资讯,如姓名、社会安全号码(SSN)、身分证字号(ID)或是财务资讯,并利用这些资讯进行诈欺。

身份盗用的例子包含使用您的信用卡购物、伪造抵押贷款申请、出租或以您的名义申请护照。这些诈欺活动会损害您的信用状况,且恢复个人声誉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身份盗用有多普遍?

身份盗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数据,2021 年,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70 万人受到身份盗用的影响,与前几年相比有显著的增长。据估计,全球大约每15 人中就有1 人受到身份盗用的影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身份盗用的迹象

尽早辨识出身份盗用的迹象有助于将损失降到最低。一些常见的迹象包含:

  • 出现非预期的银行对帐单或信用卡帐单。
  • 陌生的帐户开立通知。
  • 未经授权的帐户提款。
  • 信用卡报告出现错误。
  • 收到未使用服务的帐单。

身份盗用是如何发生的?

身份盗用可以透过各种管道发生。以下是身份窃贼常用的一些方法:

资料外泄

当有人未经授权存取公司资料时,就会发生资料外泄。对骇客来说,最热门的品项是全名、信用卡号和社会安全号码。光是在2023 年,就发生了超过2000 起的外泄事件,其中包含美国政府、挪威政府,以及大学等机构的资料遭到外泄。

不安全浏览

避开浏览网址中没有「HTTPS」中的「S」的网站。 「S」代表安全(Safe),表示网站对访客的资讯进行了加密。不安全的网站会将您的资讯外泄给潜伏在网络中的骇客,有时还会外泄给网站本身的黑心所有者。此外,要避免使用公共Wi-Fi,因为其很少是安全的。您还可以透过选择更多的匿名浏览选项来提高自己的匿名程度。如果想确保连线安全,可以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

来电显示诈骗

这是指诈骗者更改来电显示,让您以为是银行来电等诈骗手法。在编造了一个虚假的场景后,他们会要求您提供银行详细资料、个资和其他任何他们想要的资讯。为消除顾虑,请挂断电话并直接致电您的银行。

邮件盗窃

早在大多数事物数位化之前,身份窃贼就开始拦截邮政系统,希望从中找到信用卡、银行对帐单和其他个人文件。避免透过邮件寄送个人资讯,并务必将重要文件销毁——身份窃贼并不介意进行「垃圾搜寻」。

信用卡盗刷

您知道信用卡可能会在ATM(自动柜员机)上被复制吗?身份窃贼会在卡槽上放置读取装置,读取卡片磁条上的资讯并将其传送给诈骗者,然后,他们就可以使用您的资讯进行购物。请务必让孩子了解信用卡盗刷和身份盗用的严重性。

不同类型的身份盗用

身份盗用有几种类型。以下将介绍其中最常见的几种:

  • 金融身份盗用。诈骗者可能会利用您的财务资讯进行购物,或是从帐户中窃取资金。金融身份盗用还可能包含犯罪份子使用被盗的SSN 或其他个人资料开立新帐户。
  • 犯罪身份盗用。举例来说,被执法部门逮捕的人使用他人的姓名而非自己的姓名。他们可以使用伪造或被盗的身份证来做到这一点。犯罪身份盗用可能会导致您收到法院传票或是依犯罪记录遭到背景调查。
  • 医疗身份盗用。当犯罪份子冒充他人取得医疗服务时,就是在实施医疗身份盗用。他们可能会利用您的财务资讯来取得处方药、享有医疗保健和服务,或取得医疗用品。
  • 合成身份盗用。有时,犯罪份子会利用真人的资讯(如生日、地址和社会安全号码)制造假身份。他们可能会利用此种身份申请信用卡和贷款,或实施其他金融诈骗。
  • 儿童身份盗用。窃贼可能会利用未成年人的资讯进行诈欺,比如申请信贷额度或是开立新帐户。遗憾的是,此类身份盗用最常见的作案者是可以取得儿童个资的亲属。

身份被盗后该怎么办?

如果您成为身份盗用的受害者,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

  1. 通报当局:向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当地警察局报案。
  2. 联络金融机构:通知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冻结帐户,防止进一步的诈欺活动。
  3. 冻结信用报告:向主要信用报告机构发出诈欺警示,并冻结个人信用报告。
  4. 监测帐户:定期检查个人金融帐户以及信用报告是否有任何异常活动。

未来如何防止身份盗用?

防止身份盗用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保护个人资讯:

  • 使用高强度密码:建立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新。
  • 启用双重认证:为个人线上帐户增加额外的安全保障。
  • 销毁敏感文件:妥善处理含有个资的敏感文件。
  • 监测信用报告:定期检视个人信用报告是否存在任何差异。
  • 上网保持警惕: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或透过电子邮件分享个人资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