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港与新加坡的加密监管政策整理

2023-04-28分类:加密货币 阅读(


三个亚洲金融中心针对加密产业的监管各有不同的策略,但也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维持各自金融中心的地位。

全球顶级金融中心日本、香港与新加坡皆坐拥全球最成熟的金融法规。因此,关于这些金融枢纽如何监管加密货币的讨论一直都是众人的焦点。虽说如此,但以上三者的监管方向却截然不同。

日本对于消费者的保护一直是其努力的方向,近期则放宽了对加密货币上市的要求,并向企业发出了更友善的讯号;在中国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并取缔挖矿的同时,香港则行使着其自主权而走出独特的路,向外表示将对加密货币公司持开放态度,以维护其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加坡的市场监管则将进一步收紧。去年,三箭资本和Terraform Labs 等在这个城市国家注册的知名公司的崩溃启动了该地区的监管程序,现在看来,这些监管或许只会越来越严格。

尽管存在着不同,但这些亚洲较为发达的市场在明确「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 VASP ) 架构的内容却相当先进。亚洲加密货币联盟联合创办人Vivien Khoo 便指出香港和新加坡皆有一个类似的VASP 架构。各金融中心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将会进一步的加强。「现在在亚洲进行监管套利( Regulatory Arbitrage )只会越来越困难。」Khoo 如此说道。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监管加密货币交易的国家之一,但这并非是其想要追随流行的一时之举。据一位与日本金融厅( FSA ) 关系密切的人士称,该机构目前仅只是起草了日本关于加密货币的法律体系,以履行2014 年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IOSCO ) 其他成员达成的协议。

2014 年,日本的加密货币交易所Mt Gox 遭到骇客攻击并旋即倒闭,加密监管便曾在此时开始有所萌芽。2017 年初,当中国政府开始打压该国加密产业之际,日本遂借机成为世界上加密产业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时间到了2018 年,当地交易所CoinCheck 又遭骇客攻击并造成5.3 亿美元,此事件也正式成为了该国加密产业政策的转捩点。

日本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立法相比世界其它国家都来的严格。就加密产业而言,该国对交易所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甚至有一些交易所抱怨合规性降低了它们的获利能力),包括强制它们将交易所和客户的资产分开,并将大部分客户资产存放在冷钱包中等。

虽说严格,但或许是有其必要的。多亏日本严格的消费者保护环境,FTX 日本子公司的客户现在得以取回其损失的资金,而FTX 其它的子公司客户都将承受巨大损失。

日本的议员希望向公司表明,现在是到该国创业的好时机。去年,日本政界人士曾大力支持加快加密监管的进程。去年12 月,该国批准了一项重要的税收改革法案,并将于今年落地实施。项目将能够在不支付繁重的公司税的情况下发行加密货币。「这绝对是日本政府发出的明确信号,表明我们支持加密货币。」自民党政客兼该党Web3 项目团队秘书长Akihisa Shiozaki 告诉CoinDesk。

今年,该国议员将继续讨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合法化的问题,并且可能会在今年的立法会议期间内发布相关法规。Shiozaki 表示,其目的是让参与加密项目的成员承担有限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税收和正式法律结构的清晰度。他进一步透露目前正在讨论的范畴涉及了组织透明的义务、证券发行和内部治理规则等。

至于稳定币方面,日本于2022 年6 月曾通过了一项禁止外国稳定币的法案,并表示稳定币只能与日圆或法定货币挂钩。虽说如此,但日本当局也预计将在今年6 月左右允许特定稳定币上线交易,通用的USDC 与USDT 是否会通过当局的检验目前尚未清楚。

「加强或收紧对加密货币的控制是不会在日本发生的。」Shiozaki 说道。

香港

香港的情况则相对不同。近年来,香港逐渐失去了其领先的优势。当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 开始审查代币上市时,多数新创公司都被吓跑了。当中国宣布最新的加密货币禁令时,一些公司甚至开始怀疑香港的自治是否受到了威胁。清零政策和永无止境的隔离政策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情绪。亚洲首屈一指的加密货币盛会「Token 2049」 也离开香港前往其竞争对手新加坡举办。

一位与证监会相关的人士告诉CoinDesk,如果该城市真的要禁止加密货币,监管机构早就北京当局获得直接的权力执行,而不会花费数个月的时间来制定相关的监管法案。

想要合规的公司则抱怨监管机构搁置了各新创公司的合规申请。多间公司每隔数月便会向当局提交申请,但到了香港金融科技周召开时,却仅有一家公司获得了合规牌照。

该市的监管机构也同样发现香港人才与公司外流的问题,近期他们则试图藉由改变其叙事方式来挽回其金融中心的地位。监管机构宣布该市对加密公司持开放态度,并将撤回限制零售业使用许可交易所的计划。

去年年初到来的VASP 制度意味着只有获得许可证的交易所才能在该市营运,且不能为零售服务。它原定于2023 年3 月生效(后来被推迟到2023 年6 月,申请人也享有宽限期)。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诉CoinDesk,关于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向零售业提供服务的要求很快将进入磋商阶段。

1 月11 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 的行政总裁Julia Leung 表示,该监管机构正在准备一份散户投资人可以投资的代币清单。Dechert 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助理Jason Choi 则告诉CoinDesk,交易所能够向散户提供的代币清单一开始可能会非常有限,因为SFC 必然将坚持他们认为合适的代币。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正在积极制定衍生性金融商品架构,但此面向与业界的讨论都还处于初步阶段,不太可能在今年产生任何监管实施。 

今年可以预期的是稳定币的监管。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一份文件,阐明其对此的立场,即只有持牌公司才能发行稳定币并提供跨境支付。此外,证监会今年还将就证券代币发行和加密资产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发布进一步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周上,并非一切都与加密有关。该政府宣布将放宽签证要求以吸引更多人才,希望借此打造更宏观的金融中心愿景。

新加坡

新加坡以其保守和消费者保护著称,但同时它也渴望将自己打造成现代金融的科技中心。

面对日本对发行代币征收的公司税,以及香港对加密产业潜在的不友善环境,新加坡既有的加密货币监管架构使其成为许多加密新创公司更可以预测与稳定的大本营。

FTX 倒闭后,一位新加坡Web3 新创公司创办人便曾告诉CoinDesk,加密货币交易所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不是赌场,而是数字银行,用于提高他们的薪水和投资收益的产品。

「我们的银行系统过于保守,无法为普通人提供类似的产品组合。」这位创办人如此说道。也正因此,新加坡当时是FTX.com 使用者的第二大使用者来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年,我们见证了新加坡一些加密货币大公司的崩溃:Terraform Labs 和在对冲基金三箭资本。临近年底,新加坡警方开始调查加密货币贷款机构Hodlnaut。

以上种种事件进一步推动了该国监管的进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发布了关于稳定币和减少消费者对零售业伤害的重要磋商,该磋商的结论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出炉。据业内人士称,立法变化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进行。尚待观察的是,MAS 是否会采纳业内人士的意见。

拟议的措施包括限制公司出借散户的代币。这项措施的目的很明确——平台的崩溃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没有追索权来收回他们的资产,因为借贷和质押目前都不受监管。

Ethikom Consultancy 执行长兼新加坡区块链协会监管与合规小组委员会主席Nizam Ismail 告诉CoinDesk,虽然MAS 正在考虑对贷款和抵押的产品进行监管,但监管机构似乎倾向于直接禁止。Ismail 更表示若直接禁止的话,那么新加坡的加密地位或许将处于不利地位。

该提案还涉及了去中心化金融的领域。诸如自动造市商(AMM) 之类的DeFi 协议固然提供了许多好处,但假若拟议中出现过多的限制将大幅度减少DeFi 的灵活性。

但以上种种皆围绕着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便是是为什么数字资产应该被区别对待?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领域是,MAS 可能会期许加密服务提供商具有与银行相同的技术风险要求。但加密货币公司通常依赖于其他不同且分散的服务提供商,这些提供商可能就不会有MAS 期望的服务水平和协议水准。

至于稳定币方面,业界观望的焦点便是非银行的稳定币发行商是否也需要遵守相同的资本要求。还有一个问题便是MAS 如何对待在本地市场使用但未在本地市场发行稳定币的发行商。

当然,MAS 发布的法规将仅适用于获得许可的公司,这些公司也正在观望新法规是否仍能使它们保持竞争力。该国领先的持牌交易所CoinHako 的一位代表告诉CoinDesk:「无牌照和不受监管的服务提供商可能会成为新加坡大众交易数字资产更具吸引力的场所,但这多少存在着一些风险。」

今年,亚洲的加密政策清晰化将紧随欧洲,来势汹汹。

注: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事业(VASP, 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由防制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织(FATA)针对加密货币所新增的一个新的产业类别。

Tags: